编程作为一种高端技能,向来是高收入高科技的代名词,但面对低代码平台的创新浪潮,以及近期ChatGPT爆红所带来的“AI换人”危机,对于企业服务领域的创业者及企业来说,又会有哪些启示呢?
01
低代码的争议:馅饼还是陷阱?
2014年,海外首次提出了低代码(LowCode)的概念,通过较少的代码、以较快的速度来交付应用程序,从而将程序员不想开发的代码做到自动化开发,体现在企业服务领域,低代码最大的价值,就在于推动企业的数字化转型速度,通过少量代码或不用代码,来推动数字化转型中的场景应用创新,最终加速企业的全面数字化。
尤其在企业大力推进业务云化之后,低代码这个概念更加受到追捧,低代码的支持者们认为,作为一种新型的软件开发模式,低代码可以解决大量长尾用户的碎片化、及时性需求,尤其是考虑到国内有上千万家小微企业,企业主在将业务数字化的过程中,低代码的可视化开发、快速部署、快速试错等特性,满足了企业快速适应市场和业务变化的IT需求,显著增强团队合作,使非技术人员能够深度参与应用程序开发。
不仅如此,数字化时代需要企业尽快建立敏捷化的内部组织,低代码适应了这种组织变革的需求,帮助组织快速整合现有系统和数据,加速业务流程自动化,如表单流程、工作流和业务规则等。
因此,在低代码概念提出之后,低代码开发平台(LCDP)也应运而生,国内外的软件巨头、互联网巨头都纷纷进场,尤其是云厂商更加激进,海外的微软、国内的阿里腾讯网易都发布了自家的产品,专业从事低代码开发的创新企业也纷纷冒头,并进入到极为细分的垂直领域之中,比如面向专业开发者的低代码开发平台,数字流程自动化(BPM)的低代码企业,以及流程自动化机器人(RPA)的企业。
不过相比于低代码支持者的乐观态度,批评者的质疑声音也很多,部分业内人士毫不客气指责低代码为“行业毒瘤”,低代码开发其实是摇摇乐的性质,只适合于小微企业的通用型需求,目前还只是一个玩具。
如果说产业互联网和数字化是业内共识,那么在通向终点的道路上,低代码可谓是企服领域最具争议的话题之一。
低代码批评者的一个理由在于,低代码只能解决固定且简单的问题,偏向于套程序开发模板,很难去解决复杂且个性化的开发问题,这就是其天然缺陷,因此低代码开发是一个伪命题。
更有批评者指出:要真正实现低代码,需要出现一个通用的图形编程语言,需要有颠覆性的变革者,而现在的低代码开发只是玩具。
02
ChatGPT的搅局:程序员会下岗吗
近期,伴随着ChatGPT在全球的爆火,与之相对应的AIGC(人工智能自动生成内容)也大受追捧,过去通过窗口“托拉拽”的所见即所得方式的低代码开发模式,在更加智能和便宜的AI搅局之下,又面临了更深层次的影响。
设想一下,低代码提出的初衷是大幅降低程序开发的技术门槛,让不懂编程的业务人员也能曲线获得编程能力,从而解决企业客户的“最后一公里”难题,那么假若未来AI的编程能力可以取代人类的初级甚至中级程序员,AI甚至能够“理解”人类自然语言的业务需求,那么低代码本身会面临重构吗?
这绝非危言耸听,2013年牛津大学就曾发出预言:未来20年美国47%的工作岗位可能会被AI取代,而在ChatGPT爆火之后,海外媒体列出来的将被AI所取代的十大工作岗位之中,软件开发人员、网络开发人员、计算机程序员都赫然在列。
更具体的案例是,有外媒报道称:会写程序代码、找出程序BUG的ChatGPT,已在谷歌测试中通过了L3工程师的编程面试,该职位的平均年薪为18万美元,这则消息真实性虽然存疑,但已经让不少志在学习编程的大学生们赫赫发抖。
考虑到像ChatGPT这样的AI可以比人类更快地自动生成程序代码,这意味着程序员这样的高薪岗位,未来面临着被AI抢饭碗的尴尬局面,事实上,OpenAI这样的海外科技公司,已在考虑用AI来取代传统的软件工程师。
事实上,低代码的概念本身颇为宽泛,尤其是在ChatGPT横空出世之后,当AI机器人可以识别人类自然语言的需求,来自动编写出一些程序代码,而且正确率还高于人类程序员,那么未来,当科技巨头和云厂商将类ChatGPT应用深度嵌入到低代码开发平台之上,将会对程序开发产生何种影响,目前还尚未可知。
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历史来看,最初是二进制机器语言,机器只能识别0和1,后来出现了汇编语言,上世纪80年代又出现了C语言等高级编程语言,后来又提出了第四代编程语言的概念,同时具有程序性与非程序性(就是宣告性)的特性,虽然编程语言本身在不断进步,但是对于菜鸟开发者来说,依然是一道壕沟,需要较高的学习成本。
因此,在传统的编程逻辑之下,必然意味着较高的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IT工程师作为一种职业,对于企业和社会都具有不可取代的稀缺性,也就意味着较高的薪酬,但是假若AI能够根据人类语言需求来自动编程,那么在工业革命机器取代人类的体力劳动之后,未来AI很大程度上取代人类的脑力劳动,也就不足为奇了。
过去,AI技术虽然在诸多企业服务领域已有广泛应用,但是雷声大雨点小,很多应用场景下更是难逃“人工智障”的恶名,“AI换人”似乎还极为遥远,但伴随着ChatGPT横空出世,让不少人开始产生这样的疑问:假如AI技术更加成熟一些,那么老板过去需要雇佣10个工程师来干活的岗位,未来只需要雇2个工程师来维护AI即可?
考虑到像ChatGPT这样的AI可以比人类更快地自动生成程序代码,这意味着程序员这样的高薪岗位,未来面临着被AI抢饭碗的尴尬局面,事实上,OpenAI(ChatGPT开发者)这样的海外科技公司,已在考虑用AI来取代部分软件工程师。
当然,面对ChatGPT的热潮,也有观点认为:学过人工智能这门课的人都觉得ChatGPT是个不错的应用,但不觉得短期内可能会改变什么东西,没学过的人都在拼命鼓吹。
但是不要忘了,2007年苹果推出iPhone第一代的时候,绝大多数手机行业的从业者都对其并不看好,认为不过是一个屏幕更大、增加了触摸屏功能的手机而已,但是后来的事实证明,苹果依托构建iOS生态颠覆了整个手机市场,而谷歌依靠开源的安卓系统占领了绝大部分智能手机市场,之前的霸主诺基亚黯然谢幕。
正如比尔盖茨所言,这种人工智能技术的诞生有着重大的历史意义,不亚于互联网或个人电脑的诞生,比尔盖茨的这个评价多少有给自家微软公司打广告的嫌疑,毕竟微软是OpenAI的最大投资者,又试图将其整合到微软的office软件和Bing搜索产品中,微软已经将ChatGPT视为在搜索领域“弯道超车”谷歌的一次历史大机遇。
当然,目前对于ChatGPT类产品的诸多预测,无论是乐观者还是悲观者,都只是预测性质的,更多的是考验想象力和洞察力,对于产品方面的实质性影响尚待长期观察,对于软件行业和软件开发模式来说,到底会是颠覆式的创新,还是仅仅是昙花一现,还需要长期观察。
不过,无论是低代码的大行其道,还是AI的越来越智能,有两类人才是最吃香的:一是懂技术的产品人员;二是懂业务的技术人员,他们在市场上还极为稀缺,并不需要担心下岗的风险。
03
得生态者得天下,低代码平台谁主沉浮?
回到低代码平台的现状,除了AI技术的突飞猛进有可能带来技术“质变”之外,生态也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关键词,也是低代码未来“谁主沉浮”的关键所在,而平台与独立软件开发商的关系处理,也就显得极为微妙。
熟悉互联网和IT发展历史的朋友都应该知道一个定律:得生态者得天下,得开发者得天下,微软的Windows和苹果iOS是如此,腾讯的微信和字节的抖音也是如此,而在面向企业的低代码行业,未来大概也是如此。
2022年,低代码开发生态取得里程碑式进展:阿里钉钉在12月升级宜搭低代码平台,提供超300种应用模板,一键上线SaaS应用;腾讯低代码平台微搭的日均调用次数超过30亿,应用数超过30万,基于底层云开发的开发者数量已超过300万。
比较简单化地理解,低代码开发就是让企业开发者套模板,从而达到省人省力省钱,但是国内的企业数量高达上千万家,而且企业的“最后一公里”需求都极具个性化,因此想要真正让低代码开发大行其道,极大地丰富应用模板,吸引更多的开发者,并让开发者可以从中赚取,就成为最关键的要素之一。
尤其是国内各个行业的数字化程度相差极大,比如金融行业的数字化较为领先,对于数字营销、数据处理、数据审核都是金融企业的共性刚需,而众多制造业企业,数字化程度还普遍较低,在这种现实情况下,显然不可能将各个行业的需求等量齐观,而是需要回归到企业客户的最紧迫需求来解决问题。
因此,从生态建设的角度,一方面要洞察行业客户的共性需求,从而提供垂直化的低代码解决方案,另一方面又要充分认识到客户的长尾需求,通过充实开发者队伍来“多快好省”的让低代码开发真正落地。
04
平台能否足够公平且克制,科技普惠的促进器
一方面,低代码平台的本质是开发工具,内置的开箱即用的功能无法覆盖更多的应用场景。此时,就需要基于该平台的完整生态系统来提供更深入、更全面的开发能力。
另一方面,平台是否会店大欺客,利用其自身在流量上的优势来“压榨”软件开发企业,也是值得高度关注的一点。
毕竟在国内互联网的诸多赛道,平台以其优势地位“赢者通吃”的做法早有先例,而参与到生态之中的软件企业为了多吃口饭,多数都是“敢怒不敢言”。
打一个不太恰当的比喻,平台方就像是医院,企业类似于病人,软件企业相当于医生,平台方越是知名度高,对于企业的吸引力越大,软件企业入驻的积极性也越高,但是医院不可能给病人直接看病、开药方,还得依托于专业的医生,那么如何处理三者的关系,就显得极为重要,也非常之微妙。
核心的问题还是在于平台自身的定位,也就是“有所为有所不为”,考虑到现在国内做低代码开发平台的普遍都是大厂居多,尤其是依靠数字化办公来扩展低代码开发的应用场景,比如阿里依托于钉钉,腾讯依托于企业微信号,那么平台能否做到公平且克制,也是未来影响行业发展的关键要素。
乐观地看,低代码行业在国内的发展时间线,恰好与国家对互联网反垄断同步,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互联网巨头明显较之前更为克制,在运营理念上抛弃了过去那种“我的地盘我做主”的蛮横逻辑,更为尊重平台的参与各方,这对于低代码在国内长期健康发展是有利的。
此外,相比于消费互联网的成熟化平台发展模式,产业互联网的发展还处于探索期,即使是互联网巨头也无法做到面面俱到,尤其是跟传统制造业的深度结合,必须依赖于更为专业、更加深耕于细分领域的创新型软件企业提供有效供给,从而解决现有客户在数字化转型上的“最后一公里”痛点,这也使得软件企业获得了一定的议价权。
05
行业内卷之下,如何破解“高射炮打蚊子”?
不过,近几年低代码行业火热的背后,内卷也成为一个绕不开的话题。
对于低代码开发企业的内卷,就有业内人士给了一段很形象的比喻:“软件厂商们都在“造飞机大炮”,问题是现在市场连拿一个简单的锤子都拿不起来,市场上做工具的软件厂商已经相当内卷”。
内卷就意味着低代码企业仍然处于同质化竞争的阶段,除了价格之外,罕有真正的杀手锏,因此低代码赛道虽然很热,但是真正赚钱的企业并不多,很多企业还在靠概念来赔本赚吆喝,或者低代码产品本身不赚钱,靠其他捆绑的产品来赚钱。
这其中虽有客户观念上的原因,相比于海外成熟市场,国内企业对于软件开发的重视度和财务投入都不够,很多老板们更关心的是软件有没有的问题,而不是软件好不好的问题,尤其是“重硬件采购轻软件开发”的传统思维,使得低代码的普及过程中必然有诸多障碍。
从实际应用来看,企业的内部工具、报表和数据可视化是低代码比较扎堆的领域,从企业规模来看,千人规模以上的中大型企业是目前低代码市场的主要客户,而且这些客户的IT能力普遍不弱,数字化程度也比较高。
这就产生了一个很有趣的悖论,低代码开发的优势在于“短平快”,其初衷是用标准化产品来满足企业个性化开发需求,尤其是本身就不具备开发能力的长尾用户的需求,单纯从数字上来看,中国的小微企业超过1000万家,这些蚂蚁型企业本来应该是低代码市场的重要客群,但实践的结果却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当然,这里面有客观原因,比如疫情的影响使得小微企业举步维艰,信息化程度较高的企业,本身可能就是做电商的企业,电商平台提供了很多立竿见影的数字化营销工具,而现有的低代码开发虽然门槛显著降低,但是更多的是“画蛋糕”,缺乏对企业主对于结果的迫切需要。
这就导致很多低代码开发沦落为屠龙之技,创新者空有“远大理想”,却没有打动企业的实际杀手级应用,这就导致低代码最具优势的长尾效应被弱化,基于商业现实,软件开发者只能用内卷手段来争取现有的蛋糕,也就是愿意花钱“试错”的那一小部分企业客户。
举个例子,金融行业是数字化程度比较高的行业,但是金融行业中大量的农商行、城商行,数字化转型中最大的尴尬就是“无人才无技术无流量”的三无困境,数字化成熟度较高的金融业尚且高度分化,那么数字化程度较低的传统制造业,更需要找到合适的切入口。
06
低代码要深刻洞察客户需求
理论上来说,低代码灵活、兼容、高效的开发特性,恰好契合前台多变的业务场景,可以让企业客户“因地制宜”搭建业务模块,接纳现场拍照、产品位置数据、客户联系方式等丰富的数据,从而极大地促进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效率,而ChatGPT的横空出世,一旦两者深度融合,有机会让这些优势更加突出。
因此,相比于业内对于低代码的争议,IDC、Gartner这样的知名前瞻机构,对于低代码开发的未来则是极为看好,不仅给出了“2024年所有应用程序开发活动中的65%将通过低代码完成”这样的乐观预期,低代码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理想地看,在低代码这个“翘板”的两端,一端降低了编程和开发的复杂度;另一端用户可以将更多精力用于应用和流程的抽象提炼,构建通用模块,将各种能力转化为高效服务。
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回到实操层面,低代码仍只是一个开发工具,并非是企业数字化的万能药,想要真正在落地后产生能实效,并反应到企业的财务报表中,还需要回归到客户需求本身。
简单地说,低代码不能创造需求,而是解决客户当下最为痛点的开发需求,切不可本末倒置。
好在疫情的阴霾已经过去,国家政策的暖风频吹,在经济复苏的乐观情绪之下,企业今年敢于加大IT投入,低代码具有的提高应用程序开发速度、效率和灵活性、降低开发成本以及使非技术相关人员参与开发过程等优势,结合千行百业的数字化转型需要,低代码在国内的发展前景依然还是值得期待的。
对于志在抓住低代码市场机会的创业者来说,唯有沉下心去做事,一步一脚印,以更开放的思维,精准切入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痛点难点,这会是低代码创新企业的最大机会所在。
– END –
报告下载
大佬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