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本文讲述了一个虚构的MES厂商从深陷行业泥潭,到寻求转型,再到涅槃重生的故事。本故事旨在反映的行业面临的普遍性问题,探讨可能的解决方案。故事主人公孙子庄(老孙)及其公司同事、投资人兼创业导师、客户、友商(MES厂商)等角色皆为虚构。故事情节纯属作者瞎编胡造,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请勿对号入座。几乎遍及市场和行业
故事章节:
“行行行,明天我组织一下会议,我们内部先讨论一下,尽快出一个解决方案,我向你保证,绝不掉链子!李总你这么挺我,我绝对不会让你难堪……好,好,好,那就这样,李总”。
老孙挂了微信语言,扫了一眼屏幕上的时间,已经是快晚上11点了,心想这李总这么晚了还不休息,看来项目上的事真的像李总说的那样,快要失控了,不然不至于这个点还给自己打电话。李总在电话里的意思已经很明确了,当初他力挺老孙的公司来承接常州工厂的MES项目,已经是得罪了不少人,这个项目只能成功不能失败,不然他这个CIO可能也滚蛋了。
李总说的也在理,这个项目,老孙的公司好不容易在8家供应商中过关斩将,最后极低的价格流血中标,这还是李总最后出面帮了忙。他自己也是刚去那家公司不久,虽说是CIO,但毕竟也是打工人,需要引入新的供应商帮他站住脚跟。作为打了多年交道的老友,老孙也能理解。“这第一个项目肯定是不赚钱的,只能等二期的时候再想办法补点回来了”,李总提示过。
老孙扭了扭自己那僵尸般的脖子,右后背上的疼痛时刻在提醒他,要不今天就这样吧。老孙不放心的把手机放到家门口的手机挂袋里,这是老婆前几天为他准备的。为了杜绝他把工作和不良情绪带回家,影响家庭氛围,特意交代回家就“上缴”手机。
吞下几粒褪黑素之后,老孙下定决心回卧室休息了。路过儿子的卧室时,老孙放慢了脚步,微微地转动房门把手,头探进了卧室,轻声的叫了一声儿子的小名。看样子儿子已经睡沉了,只有床头柜上的小度精灵还在卖力的讲着米小圈的故事。
老孙在床头轻轻坐下,借着微弱的台灯,安静的看着熟睡的儿子,疲惫不堪的身体和紧绷的精神瞬间消失了。老孙忍不住把凑过头去,亲了亲儿子可爱的小脸蛋。看着他脸上还挂着泪,老孙顿时自责起来,恨自己刚刚没有控制住自己的臭脾气。这些年陪伴孩子的时间越来越少了,尤其是创业以来,时不时还把坏情绪带回家,自己真不是一个好爸爸。
这么多年来,为了追逐自己的事业,老孙带着老婆和孩子东奔西走,像一个追逐水草的牧人,辗转于各个城市之间,最后才因为机缘巧合,来到了姑苏城,加入了一家为制造业提供设备的上市公司,这才算安顿了下来。这几年随着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的推进,制造业也开始逐步拥抱数字化,集团公司决定加大这块的投入,老板出于对他的信任,让他组建数字化公司,尝试孵化出一个新的业务。
刚组建的公司,就如一个嗷嗷待哺的新生儿,常常让老孙手足无措,只得将全部精力投入其中,对孩子和家庭的关注少了很多。一晃眼,几年过去了,眼前这个安静的小家伙,早已经不是牙牙学语,蹒跚学步的小屁孩,而自己负责的公司却依然没有什么起色…
铃铃铃,急促的手机铃声将他拉回了现实,老孙急忙起身奔回客厅。原来是PMO项目总监郑国东的电话,老孙慌乱地挂掉了电话,生怕吵醒老婆孩子。
“有事明天再说吧,早点休息”,老孙回复了语音。正准备放下手机,看到企业微信有几十条未读的群消息,直觉告诉他,都这个点了,肯定又是项目群的弟兄们还在奋斗。老孙本来不想再看的,最后还是没忍住点开项目群消息,原来是另一个客户的项目群炸锅了。
果不出所料,是项目上遇到了困难,难怪刚刚项目总监老郑打来电话,应该就是想说项目上的事吧。做项目就是这样,每天充满了各种突发情况,要么项目需求又变了,要么是进度要压缩了,要么就是某某员工抗不住想离职了。这些消息时时刻刻在刺激老孙的脆弱的神经。老孙有时候都不太敢点开项目群,生怕在睡觉前看到这些的消息。来看今晚失眠是在所难免了。
自打负责工业数字化这个业务以来,自己无时不刻不在焦虑中度过。都说工业数字化难做,但没有想到难度远超过他的想象。虽然自己的公司的业务规模也有几千万了,团队也已经近百人了,但公司发展到今天,可以说自己一刻都没有轻松过。辛苦就不说了,关键还不赚钱。辛辛苦苦一年到头,还是亏钱的。
老婆还经常笑话他,笑他活的不如自己的员工,到底是谁给谁打工。是啊,问题出来哪里,是行业的问题,还是模式的问题,抑或是自己和团队不够努力?这些根本性问题时刻困扰着自己。前几天无意中刷到了大东时代智库(TD)一篇名为《中国MES行业三十年“缓行”》的公众号文章,发现原来这个行业的其他玩家,也是一样走的异常艰难,整个赛道都在缓行。老孙深刻意识到,按照现在的模式发展下去,自己的公司不是缓行,而是缓刑 — 死刑缓期执行!
为什么说现在的MES厂商的发展模式是死缓?MES厂商天天喊着帮助客户实现数字化转型,自己活的那么艰难,难道转型的不应该是自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