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一代IT技术的发展,有力支撑了行业数字化转型的价值创新。为最大化释放新技术带来的能量,提升市场响应及开发敏捷性,“低代码”应运而生,降低开发准入门槛,重塑数字化研发生产力。
“低代码”的概念最初由Forrester在2014年的研报中提出,定义为通过很少或几乎不写代码就可以开发应用,可以快速配置和部署的一种技术和工具。随着2017年Gartner为此创建新门类后的三年里,低代码在全球市场呈高速发展态势。
据艾瑞咨询最新研报指出,中国低代码行业市场规模已达27.5亿,作为创新的应用实现方式,在疫情环境的催化下,更加灵活、敏捷、易用的低代码大放异彩,预计将在未来4年始终位于高速增长的快车道。
依托近20年的数字化沉淀及行业洞察,从支撑运营商业务的大量实践经验中,浩鲸科技探索出自己的低代码之路。浩鲸科技低代码产品线总经理刘洪文认为:“ 低代码技术是现有开发方式的强化、延伸,随着低代码技术日渐成熟,应用场景将逐渐深化至各行各业,借助低代码自动化、智能化技术,搭建标准化开发工具体系,将在软件架构、开发模式、开发流程、开发方式、参与人和角色、资产沉淀、开发效率、质量保障等方面加速演变,产生深远影响。”
在数字化的大潮下,作为近年来备受瞩目的技术赛道,我们将如何看待低代码,它未来将如何发展、何去何从?本文将针对低代码为行业带来的影响变化及技术挑战作出分享。
01
低代码之“变”
一、软件架构之变
【高扩展的架构以不变应万变】
对于高扩展架构,行业始终有一个朴素且简单的认知:当需求下达后,程序的架构和代码基本不用改动或少量改动,然后用插件式、脚本式的拦截器去实现个性化处理,再通过一些数据配置,实现相应功能开发,最后把代码发布到服务器实现运行,在此过程不需要重启机器。这正是当前很多人理解的低代码。
现实需求千变万变,追求高扩展架构目标从未改变,极致柔性的软件架构,从容应对业务变化,满足各种特性需求,让开发更简单。由此,高扩展+低代码的有机结合或许会成为最为青睐的解决方案。高扩展向下倒逼核心业务领域服务抽象与开放,向上让特性需求更快地定制化与集成,低代码技术的敏捷特性有天然优势,能够增强高扩展架构,也可以保障底层架构更加稳定,促使软件架构朝着更适应的方向继续演化。
普通的软件设计和开发流程,是按需求难易度,可以分成非常复杂、复杂、简单;按功能稳定性,可以分成稳定、易变化、极易变化;按技术要求,可以分成高并发、中并发、低并发;按参与角色,可以分成专业开发、普通开发、平民开发。面对多样化的业务需求,即便技术有了跨越式发展,仅凭单一开发模式无法满足所有需求。随着低代码/零代码技术逐渐被认可和普及,通过高/低/零多开发能力的灵活组合、打破模式界限,实现开发模式从传统简单的搭配使用,向深度融合的一体化开发服务转变。由“资源式”向“任务式”转变,更进一步实时感知开发者需求,为开发者提供融合、智能、极简的开发服务,如同驾驶汽车可以在油电双模式下切换一样,开发模式的未来主流也将是高低零多模式切换。
三、开发流程之变
【需求、设计、开发、测试一体化协同】
软件开发整个生命周期过程,是流水线的生产模式,也是不同角色使用不同工具一起研发创造的过程,传统开发多数使用本地工具,靠线下沟通和传递,导致信息和资料容易丢失,人与人之间理解的不一致易造成反复,割裂的流水线一直低效运行。减少沟通环节,实现工具云端化,以“设计即开发”、“需求即开发”、“开发即测试”、“测试即开发”核心理念为指导,通过人员协同、过程协同、产物协同、管理协同的云上协同研发模式,打通从需求->设计->开发->测试->上线的研发全链路,简化开发流程,提升整体开发效率。
四、开发方式之变
【可视化/图形化/组装式/硬编码呈现开发多平面】
传统硬编码开发形式单一,注重的是程序代码逻辑的合理性,目的性很强,而低代码/零代码开发更强调封装组件的综合运用,注重人的直观感受、组件与组件彼此之间的相互作用。可视化/图形化/组装式让开发者体会到身临其境的感受,开发者在操作的同时可以联想结果,所见即所得。
这种开发方式也让程序语言的表现方式,拥有了更多新鲜的元素、形式多样化、角度多维化。但这并不意味着这种开发方式就取代了传统硬编码,新的开发方式,一定是基于同一套体系,融合多种元素,面向不同行业,不同场景,不同角色,提供不同的开发平面。
五、参与人和角色之变
【减少协同,构想平民开发,全栈开发】
正是低代码技术显著降低了开发门槛,让更多人可以参与到软件开发中,进一步扩大开发者规模,加速数字化应用建设。
一方面,低代码能够赋能IT技术人员,包括但不限于项目经理、产品经理、架构师、开发、测试、实施和运维人员等,这些人员在掌握软件开发技术或者业务知识的前提下,通过简单地学习就可以快速转型成为低代码开发者,将过往工作中积累下来的知识与经验,通过持续学习,有技术的成为业务专家、懂业务的成为技术专家。
另一方面,低代码对于大多数业务人员而言,是解决了能不能开发软件的问题,对于业务人员来说主要职责还是业务发展为主,软件开发更多是辅助性工作,会集中在数据分析处理或流程审批类应用,同样可以根据自身或部门需要,快速搭建应用场景。
最后,在低代码助力下,可以实现岗位融合,岗位技术能力多样化,实现全栈开发。这样既可以减少团队内部的无效沟通协同,又可以激发效能和创新活力,最重要对提升个人或企业竞争力都有极大帮助。
六、资产沉淀之变
【发挥优势,沉淀业务、技术、数据资产,形成纵深】
低代码是一种抽象和提炼技术,在资产沉淀方面具有先天优势,在统一的开放体系和标准框架下,应用构建更标准,数据流动性更强,资产沉淀会更加容易、快速。应用构建越来越多,业务资产会越来越丰富;技术不断更新迭代,组件资产会随之增多,大量个人或组织的贡献,形成技术生态圈;对于千行百业的长尾业务需求,低代码让更多的力量介入,快速地生产,通过简单的方式就能快速复制。单一零碎数据价值不大,汇聚起来的数据价值巨大。
02
低代码之模式探索
低代码技术的出现带来开发方式的飞跃,成为行业数字化的有力助推。但要实现从整体效率和质量的端到端突破,实现“质变”,还需在业务和技术的融合赋能下打造最适合自身的模式。
浩鲸科技认为,真正要打造一款高效、成熟、稳定、易用、有特色的低代码平台绝非易事,除了投入大量资金、专业技术人才之外,还需要有大量的实际场景验证。无论是平台建设,还是实施都会面临非常多复杂挑战,如:
在技术层面,低代码技术自身还在完善加强中,目前也有明显的局限性;与现有系统的融合,架构与技术还不成熟;异构技术、异构厂商对接难;
在体验层面,视觉、交互设计人员要求高;开发工具的易用性及智能化需进一步打磨改善;
在认知层面,观念和理念的不一致;学习意愿不强,习惯难以改变;建设驱动力不足;
在时间层面,资产积累还需要很长时间;应用场景仍需时间验证;
在体系层面,人才培养体系、标准规范体系、运营推广体系未建立;与现有开发流程、开发体系的关系没有定义清楚。
03
自研高可用平台
赋能研发效能提升
为了实现“提高开发效率、提升软件质量、降低开发门槛、降低研发成本”目标,浩鲸科技始终积极投入平台研发和验证工作,依托自身软件研发和交付经验,自主研发低代码开发平台——灵犀开发平台,已掌握多项核心技术并取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近一年来,平台在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等10多个运营商省份均有成功案例,在30多个实际项目中得到了大量场景的检验,覆盖运营商BOM域各种复杂业务场景,平台成熟稳定可靠,效率与质量显著提升。
迈入数字化2.0时代,具备灵活易用等多方面优势的低代码已成为研发层面的新一代基础设施,是企业布局数字化战略的重要选择,加速实现业务创新。未来,浩鲸科技将持续加强自主创新能力,积极探索适合自身业务和技术的创新模式,不断分享自身实践,赋能企业敏捷高效转型。
文章来源:浩鲸科技,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