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家公司,曾经一度风光无限,业绩节节攀升,但近来却陷入了一片沉寂。公司的高层和员工们都感到困惑,因为尽管大家加班加点,投入了大量时间和精力,业绩却怎么也见不到曾经的那种增长。但实际上,业务瓶颈在哪里,大家都是心知肚明的——业务系统过于陈旧,已经无法支撑业务规模扩大。
像这样坚持使用遗留系统的公司,在中国市场中其实非常多,在一个熟悉的系统环境下,主动进行改变确实挺难的。但是,已经2024年了,如果还不做出改变,恐怕只会错失更多的业务机会。
那么,什么是遗留系统呢?又该如何着手做出改变呢?
01
什么是遗留系统
遗留系统,又称为“legacy system”,是在2018年计算机科学技术领域中引入的术语。通俗来说,遗留系统指的是那些虽然在技术上已经过时,但仍然在企业中使用的计算机系统或应用程序。
在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处理遗留系统往往是一项优先任务。这是因为遗留系统通常以技术债务的形式存在,可能消耗大量资源,甚至影响业务推进。如果不能有效解决遗留系统的问题,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将面临较大困难。
因此,遗留系统的现代化已经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02
什么是遗留系统现代化
遗留系统现代化,或称为遗留应用程序现代化,是通过引入可支持未来数字化应用的现代解决方案,对企业现有数字平台进行升级或改进的过程。直截了当地说,这意味着利用数字化工具对老旧系统进行改造,使它们重新焕发活力,或者能够与新的系统、应用进行有效衔接。类似于现代软件更新,遗留系统现代化旨在将旧系统的积累与新技术的优势结合,构建更加强大的平台。
然而,虽然说起来容易,实际操作却并不简单。许多企业从管理到业务层面都有对遗留系统进行改造的迫切需求,但在现实中,企业IT部门却常常陷入遗留系统的泥潭中挣扎。即便不断更换人员,问题依然难以有效解决。有时候,企业为了应付遗留系统的问题,反而引入了更多无法有效衔接的代码,使本已不清晰的应用架构变得更加混乱。
值得注意的是,判断一个系统或应用程序是否为遗留系统,并不仅仅取决于其存续时间。而是应从系统的代码质量、架构、自动化等方面是否成熟和先进来进行评估。同样,一套系统或应用虽然刚刚上线,但如果其架构、代码等使用的是过时的技术,依然可以被视为遗留系统。
因此,遗留系统现代化远非简单的升级更换。我们需要从系统内部着手,采用新的工具和技术,全面改造这些系统,以适应当今快速发展的数字化环境。
03
为什么要进行应用系统升级
当然,不能一概而论所有的遗留系统。尤其对于那些虽然使用时间较长但仍能满足企业需求的应用程序而言,如果其能够在保持效率的前提下运行良好,过早进行升级改造可能反而会引发一定程度的混乱。
实际上,是否要淘汰遗留系统主要取决于企业的实际需求,尤其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速度、效率和成本往往成为系统关注的关键点。如果一个系统已经无法跟上企业业务的步伐,甚至开始妨碍业务推进,那么遗留系统现代化就变得迫在眉睫。
作为企业管理者,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观察遗留系统是否已经对业务造成了阻碍:
-
集成难题:遗留系统难以与新软件、新工具和应用程序集成,可扩展性减弱,兼容性问题显著。 -
性能问题:遗留系统运行速度慢,信息同步滞后,用户满意度显著降低。 -
平台适配不足:现有系统仅支持PC端,缺乏适配移动端版本,也不支持多平台使用。 -
用户友好性差:遗留系统对用户不友好,需要特殊技能或大量培训方可使用。 -
运营成本问题:隐藏的运营成本开始占支出,如过时的硬件、培训效率下降等。 -
更新困难:需要定期更新以避免业务处理问题,成本高昂,响应市场变化时间较长。
04
如何进行遗留系统现代化
-
封装:在不改变代码原始状态和环境的情况下,通过连接新接口并使用 API 访问其层次结构,实现系统的功能扩展。 -
重新托管:将整个应用程序迁移到云平台上,实现现有功能的保持,被认为是较为快速的选择。 -
重构:对现有代码进行重构和优化,而不改变外部行为,提高系统性能和可维护性。 -
重组:将应用程序迁移到新的软件平台上,以探索更先进和更优越的平台能力。 -
重新平台化:在将应用程序或其组件迁移到新平台的过程中,最小程度地调整代码以适应新平台的改变。 -
重建:通过对应用程序或其组件进行重建或从头重写,保留应用程序的范围和规范。 -
替换:淘汰原有应用程序,用新的应用程序替代,考虑到新的要求、规范和客户需求。这通常是最终的选择,需要从头开始构建应用程序。
05
使用低代码开发迁移遗留系统
1、需求评估与规划
– 分析现有遗留系统:理解当前系统的功能,结构,以及与其他系统的集成方式。
– 确定业务需求:与各部门沟通,了解他们对新系统的需求和期望。
– 制定迁移计划:决定整体迁移的范围,优先级以及时间表。
2、选择合适的低代码平台
– 评估不同的低代码平台:根据需求选择支持所需功能的低代码平台,考虑平台的可扩展性,安全性和易用性。
– 试验和测试:通过试用版测试平台的功能,确保它能满足迁移的要求。
3、设计与开发
– 制定数据迁移策略:明确如何迁移现有数据,可能需要数据清洗和格式转换。
– 使用低代码工具进行建模:利用低代码平台的拖放接口和模板来设计新应用程序的用户界面和工作流程。
– 定制和集成:如果需要特定功能,应用APIs或低代码平台提供的自定义编码功能。
– 准备数据迁移:备份数据,执行数据清洗和转换。
– 执行迁移:将数据从遗留系统迁移到新平台,通常这可以通过低代码平台支持的工具或服务来辅助完成。
5、测试与质量保证
– 单元测试:测试新系统的每个组件以确保其功能正确。
– 集成测试:确保新系统与其他系统和服务的集成无误。
– 用户接受测试(UAT):让最终用户测试新系统以确认它满足他们的需求。
6、培训与上线
– 用户培训:为用户提供必要的培训,以确保他们了解如何使用新系统。
– 逐步上线:可以选择渐进式迁移,这样可以在不中断业务的情况下逐步替换旧系统。
– 监控与支持:上线后,监控系统性能,对用户反馈进行响应,并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
7、持续迭代与优化
– 收集反馈:从用户那里收集反馈并根据反馈进行优化。
– 持续开发:利用低代码平台的灵活性,持续迭代开发,以适应未来的业务需求变化。
– END –
大佬观点
西门子低代码-王炯 | 西门子低代码-阮铭 | 微软-李威 | 微软-徐玉涛 | 葡萄城-李佳佳 | 葡萄城-宁伟 | SAP-陈泽平 | 华为-周明旺 | 华为云-董鑫武 | 钉钉宜搭-邵磊 | 轻流-严琦东 | 腾讯云微搭-骆勤 | 网易数帆-陈谔、严跃杰 | 百特搭-姜楠
用友-刘鑫 | 数睿数据-张超 | 奥哲-朱鹏喜 | 炎黄盈动-汤武 | 普元信息-孟庆余 | 得帆-李健达 | 瀚码技术-钟惟渊 | iVX-孟智平
Treelab-何浚炫 | 阿里-汪凤震 | 明道云-薛晨 | 上海斯歌-傅正斌
公众号后台回复【加群】